發(fā)布日期:2020年05月16日 瀏覽次數(shù):
PCB(PrintedCircuitBoard),中文名稱為印制線路板,又稱印刷電路板,是重要的電子部件,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,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。而它的發(fā)明者是奧地利人保羅·愛斯勒(PaulEisler),他于1936年在一個收音機裝置內采用了印刷線路板。1943年,美國人將該技術大量使用于軍用收音機內。1948年,美國正式認可這個發(fā)明用于商業(yè)用途。1950年6月21日,保羅·愛斯勒獲得PCB的發(fā)明專利權,至今剛好60年。
這個被冠以“PCB之父”之譽的人,其豐富的人生閱歷,卻鮮少為印制線路板同行所熟知。
事實上是,愛斯勒的人生故事在他的自傳《我的生活與印制電路》中所描述的那樣,像一部神秘的小說,滿是遭受迫害的題材。
愛斯勒1907年在奧地利出生,1930年畢業(yè)于維也納大學工程學士學位。他在那時就已經(jīng)顯現(xiàn)出發(fā)明家的天賦。但是,他的首要目標是在一個非納粹土地上找份工作。但是當時他所處的特殊環(huán)境,使得這位猶太工程師逃離了1930年代的奧地利,因此,1934年,他在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找到了一份為火車設計電子系統(tǒng)的工作—能夠使乘客通過耳機記錄個人記錄,像iPod。但是,工作結束時,客戶提供的是糧食,而不是支付貨幣。因此,他只有回到自己的故鄉(xiāng)奧地利。
回到奧地利,愛斯勒為報紙投稿,創(chuàng)辦了電臺雜志,并開始學習印刷技術。印刷在1930年代是相當強大的技術,他開始想象如何讓印刷技術運用到在絕緣基底的電路上,并且投入大貨生產(chǎn)。
1936年,他決定離開奧地利。他受邀前往英國工作,基于兩項他已經(jīng)提出的專利:一個是圖形印象記錄,另一個是具有垂直分辨率線的立體電視。
他的電視專利賣了250法郎,這足夠在漢普斯特德公寓住上一段時間,這是一件好事,因為他在倫敦找不到工作。有一家電話公司真的很喜歡他的印制線路板的想法—它可以淘汰那些電話系統(tǒng)中使用的成捆的電線。
由于二戰(zhàn)的爆發(fā),愛斯勒開始想辦法讓家人離開奧地利。戰(zhàn)爭開始時,他的妹妹自殺了,他作為一個非法移民被英國拘留了。即使被關了起來,愛斯勒仍然在想著怎樣幫助戰(zhàn)爭。
被釋放后,愛斯勒為音樂印制公司Henderson&Spalding工作。最初,他的目標是完善公司的繪圖音樂打字機,不是在實驗室里,而是在一個被炸毀的建筑中工作。公司老板H.V.Strong強迫愛斯勒簽署了所有在研究中出現(xiàn)的專利。這不是第一次,也不是最后一次愛斯勒被人利用。
從事軍事工作的麻煩之一是他的身份:他剛剛被釋放??伤匀フ臆娛鲁邪?,討論他的印制線路板如何使用到戰(zhàn)爭中去。
通過他在Henderson&Spalding的工作,愛斯勒開發(fā)了利用蝕刻箔在基板上記錄下痕跡的概念。他的第一塊電路板看上去更像一盤意大利細面條。他在1943年申請了專利。
起初沒有人真正重視這項發(fā)明,直到它被運用到炮彈的引信用來擊落V-1buzz炸彈。在此之后,愛斯勒有了工作,還有了些小名氣。戰(zhàn)爭結束后,這項技術得到了傳播。美國在1948年規(guī)定,所有機載儀器必須是印制的。
愛斯勒1943年的這項專利最終被分為三個獨立的專利:639111(三維印制線路板),639178(印制電路的箔技術),和639179(粉末印刷)。這三項專利在1950年6月21日發(fā)表,但是只有少數(shù)幾家公司獲得專利授權。
1950年代,愛斯勒又一次被利用了,這次是在英國國家研究與發(fā)展公司工作期間。該組織基本上是泄露了愛斯勒的美國專利。但是他繼續(xù)實驗和發(fā)明。他又想出了電池箔,加熱墻紙,比薩餅烤箱,混凝土模具,后車窗除霜等等的主意。他在醫(yī)學領域取得了成功,于1992年去世,一生具有幾十個專利。他剛剛獲得了電氣工程師協(xié)會的納菲爾德銀質獎章。
截屏,微信識別二維碼
客服QQ:168384831
(點擊QQ號復制,添加好友)